音頻通信基礎概念
好些年了,一直都在講音視頻通信,但是概念的來源都是比較零散的,忽然發現隨著時間的延續,不斷地有新知識沖擊著我們的舊有知識點,但是舊有的知識點卻不能及時的再回顧,所以簡單整理下在音頻通信中的一些基礎概念。
一、運營商交互協議
一號信令
為隨路信令。為30/32時隙2048K局間中繼傳輸方式。由于其特性功能簡單還有缺陷,除一些特定的早期設備還在用外,大部分早已淘汰。
七號信令
SS7是一種公共信道信令。是將呼叫控制信息和其他業務信息通過一張獨立的信令網絡傳輸,由于將信令和話音通道分開,可采用高速數據鏈路傳送信號,因而具有傳輸速度快、呼叫建立時間短、信號容量大等特點。(編者:因為七號的某些特性,故而現在基本不再開通)
PRI信令
又稱ISDN(30B+D)信令、DSS1信令、PRA信令。為國內光進銅退前使用量最大的數字中繼信令協議。
軟交換協議
H323
MGCP
H248
以上三種基本都只存在個別運營商間的互聯互通,一般用戶已碰不到了
SIP
會話描述協議,當前軟交換使用最大的協議
軟交換輔助協議
RTP
實時傳輸協議
RTCP
實時傳輸控制協議
SDP
當然rfc還有幾十上百個,就不用個個單獨講了
二、音頻部分概念
AGC是自動增益補償功能(Automatic Gain Control)
AGC可以自動調麥克風的收音量,使與會者收到一定的音量水平,不會因發言者與麥克風的距離改變時,聲音有忽大忽小聲的缺點。
ANS是背景噪音抑制功能(Automatic Noise Suppression)
ANS可探測出背景固定頻率的雜音并消除背景噪音。
AEC是回聲消除器(Acoustic Echo Chancellor)
AEC可以消除各種延遲的回聲。AEC是對揚聲器信號與由它產生的多路徑回聲的相關性為基礎,建立遠端信號的語音模型(高斯模型),利用它對回聲進行估計,并不斷地修改濾波器的系數,使得估計值更加逼近真實的回聲。
VAD(Voice Activity Detection)語音動態偵測
CNG(Comfort Noise Generation)舒適背景音處理
PLC(Packet Loss Concealment)語音封包遺失補償
QoS(Quality of Service)有效語音頻寬管理
DTMF(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),雙音多頻
三、編解碼部分基礎概念
PCM
脈沖編碼調制(PCM, pulse code modulation)是將模擬信號變換成二進制信號的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法,主要包括抽樣、量化和編碼3個過程。但在具體的編解碼中,PCM也是一種
PCMA
PCMU
OPUS
AAC
MP3
G723
G729
iLBC
四、音頻擴展能力
MRCP
媒體資源控制協議,現基本實現為解決實時推流的識別與合成后的拉流。
五、開源語音通信基于SIP平臺
B2BUA(信令和媒體在同一服務上跑,控制力強,但是并發能力受限)
Asterisk
FreeSWITCH
SIP Proxy(信令和媒體分開,哪怕在同一臺服務上,但是相對隔離)
Kamailio
OpenSIPS